“借20万元,实际到手18.8万元,最后却要还31.2万元!”最近,武汉的高先生讲出了自己的经历。他接了个推销贷款的电话,原本只想借20万元周转一下,没想到一脚踩进了无底洞。短短1年多时间,他借的钱加起来高达1741万元,实际还款2887.6万元后,竟然还欠470多万元。高先生被逼无奈,只能报警。
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巨额债务,到底是怎么滚起来的?说白了,就是“砍头息” “高利贷”和“以贷养贷”这三把刀,刀刀致命。
如何被套路?
先来梳理一下高先生的借贷之路,据他所述:
2023年10月,高先生第一次借款借了20万元,期限6个月,放款时扣除首期利息、手续费共计1.2万元,实际放款18.8万元。但是贷款当天,他又被催还首期款4.1万元。最终,这笔贷款实际到手只有14.7万元,实际还款31.2万元。
贷款期满了,他因为手里没钱,对方又介绍其他放贷者给他,让他借新款还旧款。
此后,他又进行了多少次贷款我们不得而知,报道中写到他在2024年5月和7月的贷款记录:
2024年5月,他借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,期限2个月,钱到账23.8万元,最后他还了40.8万元,多还了17万元。
2024年7月,他又借了30万元,期限1个月,到手的钱少到只有22.07万元,最后要还款44.8万元,多还的钱比到手的本金还多。
高先生称,这些放贷者都在同一栋楼里,他在同一栋楼反复循环借款,累计贷款100次左右,累计借款1741.58万元,实际还款2887.6万元。
从目前的报道内容来看,高先生遇上的就是典型的套路贷,你先找A借了20万元,到期连本带利要还25万元。你还不上,只好找B借25万元来还A。等B的钱到期了,你又还不上,只能再找C借30万元来还B……就这样,拆了东墙补西墙,借款总额越来越大。
这种套路还有另外一个叫法:以贷养贷,旧债到期没钱还,贷款平台或者中介就“好心”介绍你去另一个地方借钱。你以为能解燃眉之急,其实是跳进了更深的火坑。
借了1700万元,为啥要还2880万元?
很多人想不明白,高先生说自己借了1700万元,如今已经还了2887.6万元,等于说自己自掏腰包还了1100万元,为啥会多出来这么多钱?因为这类借贷的利率就很高,而且每一次换地方借钱,利率永远都比上一次还要高。这就是套路贷更隐秘的套路。
首先,砍头息一开始就狠狠宰了他一刀。什么叫砍头息?就是借钱的时候,钱还没焐热,就被放贷人找各种理由先扣掉一部分。高先生的第一笔贷款中,借20万元,实际打到他卡里只有18.8万元。那从没到过他账户、提前被拿走的1.2万元就是砍头息。这笔钱一般被说成是手续费、服务费或是担保费,不会被用作抵扣利息,同时也不会从本金中扣除,借贷者等于两头被坑。
其次就是高利率。大家常用的借呗、微粒贷这些看起来正规点的网贷,分期借钱的实际年利率算下来在15%-20%。
那些不正规的网贷和私人的“短期周转金”,利率更是高到没边。
高先生首笔20万元贷款,他实际只拿到手14.7万元,最后却还了31.2万元。等于光利息就付了16.5万元,这还只是6个月的时间,折算一下其年利率为(16.5÷14.7)×2×100%≈224.49%。而目前,法律保护的最高利率为LPR的4倍,大约为14%。
不要觉得利率这种事,签个合同就不会被坑了。在报道中,高先生也提到,虽然他的每一次借款,都有合同,合同中也对贷款利率做了约定,但在实际还款时,并非按照合同数额执行。他说:“比如合同约定单月利息200元,6个月利息1200元,实际上偿还的利息都是数万元,甚至超过10万元。”
高先生的案例展示了非法借贷的三步杀招:砍头息先砍一刀,高利贷接着吸血抽髓,以贷养贷让你在债务漩涡里永远沉底。
不过,这种听起来不可思议的巨债,能缠上人,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:个人征信记录出了问题。一旦征信有污点,急用钱的时候,就很难从银行这种正规渠道借钱,于是只能求助于网络贷款和民间贷款。
更可怕的是,一旦你征信不良,网络贷款和民间借贷机构就会主动给你打电话。所以,保护好个人信用记录,是不把自己的生活拖进债务泥潭的第一步。
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